2021年過去了,又是一年總結回顧的時候。一位哲人說過:妄念是什么?妄念就是每天重復同樣的事情,但是卻期待不一樣的結果。所以一年一度總結的目的就是總結哪些做的好的,以便強化成習慣,哪些做的不好的,好在下一年改正。
2022年1月4日,2022年第一次早早出差,和出租車師傅聊天。
師傅說:今年春節又回不了家了,因為疫情已經兩年沒回家了。
他和老婆在深圳打工,兩個娃娃在老家。
想孩子嗎?我問。
師傅笑笑說:咋個不想喱,想回,回去被隔離。也想著娃兒過來,但村里說出市后14天不能上學。
“娃兒多大呢?”
“我兩個女娃娃,一個四年級,一個幼兒園,你呢?”
提到女兒,師傅語氣明顯充滿了熱情和興奮,雖然我沒看他眼睛,但是我能感覺到一定是閃著光的。
“我也是兩個女兒”,提到女兒,心總是會柔軟的膨脹起來…
不管疫情什么時候過去,都已經全然改變了我們,永遠回不到過去。我不知道兩年沒見父母的娃娃心理會有什么樣的影響,我也不知道兩年沒見自己的寶貝女兒是怎樣的一種想念,但是和這位師傅聊天中,全然感受不到牢騷,抱怨,無奈…
這難道不是我們應該對待生活的態度嗎?接受自己不能改變的,改變自己能改變的 。生活不是滿屏的跨年演講傳遞出來的滿屏焦慮,不是勵志爽文和大國崛起,不是段子和抖音的自欺欺人的娛樂至死…
在這一刻我意識到生活是實實在在的,如眼前這位師傅。生活總有種種不如意,十之八九,但依然可以多看一二,人生不過三萬天,不牢騷,不抱怨,不焦慮,把自己這份工打好,給客戶創造更多價值,把自己的家經營好,讓家人感受更多穩穩的幸福感,讓員工得到成長和收獲,這就是我的新年愿望吧。
咨詢工作
過了創業階段的企業如同過了35的中年人一樣,有意無意的總會選擇躺平些,不再愿意折騰,美其名曰:人何苦難為人。
任正非管這種思想叫“墮怠”,管組織的這種現象叫做“熵增”,這是任老板不斷引入外部的咨詢的原因,目的就是打破“熵增”。
厲害如同人品一樣,是在平時一點一點的攢出來的,在別人不努力時努力,在別人不忍耐時忍耐,在別人絕望時堅強,由普通人變成不普通的人,由普通的企業變成不普通的企業才有成功的可能。這就是所謂日拱一卒,不期而遇的道理。
用《基督山伯爵》中的話來講:“人類的一切智慧都蘊含在這四個字之中:等待、希望。
作為咨詢顧問,見過的企業越多,對此理解也越深入。
能夠請羅蘭格做咨詢的企業都是不甘于躺平的企業,都是在別人不努力的時候努力, 在別人絕望時堅強的企業。
羅蘭格一家持續合作的客戶,成立12年了,之前幾年發展的非常好。但是公司近三年幾乎沒有怎么增長。主要原因倒不是公司不如原先努力,事實上他們非常努力,甚至加班加點一點不遜于創業階段。
經過調研我們發現,增長趨緩的主要原因是外界環境發生了變化,而企業的經營假設并沒有發生變化,早先的組織、流程機制在野蠻成長的階段,極大的促進了公司的發展。但是隨著原先業務的目標市場的日趨飽和,公司發展也陷入了停滯。公司在老市場、老產品上拼命內卷,而在新市場上無暇顧及。眼睜睜錯過一個個市場機會,但是組織的慣性就是導致資源配置不過去。
就像一個人想減脂,但巨大的慣性讓他既邁不開腿,又管不住嘴一樣。
我們和企業一起用約翰科勒的變革八步驟,從營造緊迫感到quick win ,從梳理主航道到上下同欲,左右協同,從流程再造到資源配置,從試點運行到初見成效。用了2.5年,這艘大船終于走向了新的航道,取得非常靚眼的經營業績。這還是剛開始,預計到2024年,新業務將貢獻他們營收的一一半。
不甘平庸的組織是由不甘平庸的人組成的。
這兩年半,企業之所以完成了升級,是因為組織里的人完成了升級。這兩年半并不容易,從最開始大家都不理解,不認同IPD,甚至連老板的親弟弟都反對IPD,到擁抱踐行碩果累累,我看得到每個人的努力和成長。
他們一個管理者眼睛亮亮的閃著光芒對我說:經歷這兩年半,感覺比在商學院第一個MBA收獲還要大。
他們做的很棒,我總是為他們感到驕傲。
羅蘭格的客戶數量并不多,大多數都是持續合作。我們堅持”不投標、不比稿、不行賄“,我們相信孔子講的”近悅遠來“的哲理,給現在客戶帶來經營上提升,其他客戶自然會來。
我不相信給客戶創造價值的人會兩手空空。
一段好的關系,就是我覺得我付出得還不夠,你覺得你得到的已經足夠多;這種狀態就會產生幸福的盈余,促進兩人關系更進一步。一段不好的關系,就是我覺得我已經付出得足夠多,但你覺得你得到的還不夠。這種狀態就會產生失落和抱怨,導致兩人關系每況愈下。感謝2021年的咨詢客戶,讓我擁有一段好的咨詢關系,讓我享受2021年的咨詢時光,樂在其中。
之前看過一句話,叫做“所有的事業拼到最后,都是在拼身體。”當年身強力壯,哪里懂得什么意思。直到今年,才理解的特別刻骨銘心。健康這個東西,在擁有的時候你沒覺得它有多好,但是在失去的時候才覺得它才是“1”,其他的是“0”。有了1,0才管用,沒有1,再多0也沒用。
前些年過度壓榨自己的身體,熬夜做方案,聯軸坐飛機,今年身體發出抗議。因為做顧問,久站久坐,心到深處,常常忘了時間。腳,腿,臀,腰肌從2021年年初到年底疼了一遍。才覺得身體的重要。
于是請了一個私教,打算好好練一下。私教一開始給我講他多厲害多厲害,看著私教碩大肌肉塊,我充滿崇拜和期待。結果私教帶著我一頓操作猛如虎,還沒出健身房門,再也忍不住吐了起來。自此心里上有了很大的陰影面積,后面見了私教我就躲。
健身請私教如此,企業請咨詢顧問何嘗不是如此呢?
通過這個事情,我明白了兩個道理:
1.快就是慢,慢就是快。如同咨詢中我經常給企業講的:組織中的問題多久形成的,就要想著多久解決它。速成只能導致失敗。
2.如同咨詢顧問給企業變革,有自我變革的愿望是基礎,但是選對人,選對方法是成功的關鍵。
提到將來,人人都有美好的希望。如《流浪地球》所言:希望是這個地球上最美好的事物。
但是只有更好的珍惜現在,未來才是屬于你的。
布萊斯.帕斯卡( Blaise Pascal )說:每個人都該審視一下自已的內心,可能會發現我們的思想都集中在過去和未來上,幾乎從不思考現在,如果記起現在,也只是為了觀察它對未來的計劃有什么影響。現在似乎永遠不是終點所在,過去和現在是我們通往未來這個終點的手段。
所以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我們從沒有真正地活過,只是在活著的希望中,如果我們永遠只是計劃著如何快樂,我們可能永遠得不到快樂。
在擁有時認真相待,在別離時才不會懊惱到追悔莫及。
假如沒有錯過孩子的成長,花了時間和精力去陪伴,就不會在他離家遠行時后悔。
對待工作的態度也是這樣。我很喜歡的創新學研究泰斗,哈佛教授克里斯坦森教授在晚年時,竟然寫了一本看起來和自己專業毫不相關的書《如何衡量你的一生》,想來也是老人家用心良苦。
但人可悲的就是,從別人得來道理總是很淺,而覺知此事時,歲月已然如諸多柳葉般逝去。所以總是錯過又總是后悔。知先后,抱著一顆平常心,該挑柴挑柴該煮飯煮飯該睡覺睡覺該戰斗戰斗,感知當下,活在當下,改變自己能改變的,接受自己不能改變的。
去年讀了一本書叫做《佛學為什么是真的》。有些感悟:所謂眾生皆苦,是說人類從來不會感到滿足。做某個事情之前,我們覺得做這件事會有多么快樂,可是真正做了之后,又感覺到很空虛。這就是苦,你永遠都不會真正滿足。
那么是不是設定目標,并朝其進發毫無意義呢?也不是。沒有目標,行進過程就失去了錨。設定目標,但不目標主義。如同登山,我們當然想登頂,但沒有登頂也并不意味著失敗。沿途的風景也讓我們心曠神怡。登山如此,人生亦如此。
所以還是給2022定些目標,2022年的關鍵詞是:平常心,不浮躁
1.工作上,2022年我依然沒有給公司設定整體業績目標。
我們的目標是服務好客戶,真正在經營上給企業帶來幫助,而不僅僅是咨詢的交付,不僅僅是流程、模板以及組織架構圖的交付。我始終相信,真正給客戶創造價值的人不會兩手空空。
走大路看起來慢,但越走越遼闊。如同健身一樣,慢就是快,快就是慢。
對于我本人而言,人生不過三萬天,我已經走過一半了,剩余的日子里認真過好每一天。2022年的并行的咨詢項目不會超過兩個,初心不改,期望能夠輔導出細分行業的“華為”,能夠讓羅蘭格的每一位員工得到成長和收獲。
2.關于讀書,繼續做減法,將讀書減少一倍,年度閱讀25本書,輸出讀書心得和筆記。
3.健康身體一定要鍛煉好,期望能夠通過早起鍛煉,恢復小牛一樣的身體。能夠堅持冥想,通過冥想訓練,更容易感知當下,活在當下。
4.作為咨詢顧問提高陪伴家人的質量。和孩子一起的時候不能看手機。每半年帶家人去一個陌生的地方。
最后祝福大家2022年平常心,不焦慮,認真過好每一天。
——一位平凡的咨詢顧問張翱翔
選擇羅蘭格,選擇專業
關注公眾號
查看更多分享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