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前deepseek大火,許多人在DeepSeek的熱點分析中,第一次了解了世界AI領域的競爭格局。如果說DeepSeek是AI的新秀的話,“為淘金者賣鏟子”的英偉達無疑是最耀眼和最賺錢的存在。
那么,英偉達究竟憑借何種獨特優勢,在半導體領域眾多強勁對手中脫穎而出,穩穩占據行業巨頭的寶座呢?
黃仁勛相信英偉達可以通過打破業內18個月的開發周期來建立自身的優勢和核心競爭力。根據他的推斷,既然圖形處理器(GPU)的能力有可能提高到中央處理器(CPU)能力的3倍,那就可以推動圖形處理能力每6個月實現一次大幅度的提升。這在英偉達稱為“光速工作法”,以物理學極限為時間基準,要求在項目的每一個環節都爭分奪秒,杜絕任何可能導致進度滯后的因素。這一理念和馬斯克所推崇的第一性原理不謀而合,二者都主張回歸事物的本質,突破傳統思維的禁錮。
為了將開發周期縮短到6個月,黃仁勛親自關注項目進度。
一旦項目延期,黃仁勛便會命令相關負責人起立,向在場的所有人詳細解釋每一個出錯的環節。緊接著,黃仁勛會對他們的表現進行嚴厲甚至刻薄的分析。
當黃仁勛嚴厲訓斥某名員工時,他通常會選擇在公共場合進行,以便讓其他人從中汲取教訓。“失敗必須被公開。”黃仁勛是這么說的。
除了一把手對項目進度的額外關注,英偉達還通過系統工程,梯隊沖鋒,仿真軟件和設備,并行工程,英偉達把18個月的芯片開發周期縮短到6個月,擊敗了顯卡領域的競爭對手:微軟、英特爾還有3dfx,搶占了半導體巨頭英特爾 i740 顯卡的市場份額。
三個團隊,兩個賽季”:
英偉達成立了三個研發團隊,每個團隊都要用18個月來完成這一項設計,但每個團隊的進度都相互錯開,這樣公司推出新產品的周期就成了6個月。第一個團隊負責設計新芯片架構,另外兩個團隊并行開發基于新架構的迭代版本。例如在 RTX 系列顯卡的研發中,不同團隊分別負責基礎架構設計、性能優化和功能拓展,使得 RTX 系列顯卡能夠持續更新,保持市場競爭力。這樣一來,英偉達能夠每 6 個月發布一款新芯片,與電腦制造商一年兩次的采購周期完美同步。這也和羅蘭格咨詢顧問在給企業進行C-IPD 咨詢中設計的機制:”預研一代,儲備一代,開發一代,銷售一代“,所以一致的。
并行工程:
在傳統流程中,芯片設計完成后才開始軟件驅動開發以及測試等后續工作。英偉達打破常規,讓驅動軟件開發和芯片設計并行,在芯片進入生產初期階段時,驅動程序就已開發完畢。同時,積極采用仿真測試,在數字芯片上直接運行游戲和測試,無需等流片后再進行物理測試,節省了約 3 個月的時間。以英偉達為游戲主機開發定制 GPU 的項目為例,通過并行開發與仿真測試,提前數月完成了產品交付,滿足了主機廠商的緊迫需求。
這也和羅蘭格給企業設計的C-IPD的理念是一致,根據羅蘭格咨詢的客戶的調研:通過C-IPD并行工程的導入,企業的開發周期至少縮短50%以上。
光速工作理念:
使命驅動:
高管關注的顆粒度到項目:
有效的溝通管理:
憑借這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策略,英偉達成功將芯片開發周期從 18 個月縮短至 6 個月,構建了自己的核心競爭優勢。從而擊敗了微軟、英特爾、3dfx 等競爭對手,搶占了半導體巨頭英特爾 i740 顯卡的市場份額,成為AI背后的那個最能賺錢的男人。
選擇羅蘭格,選擇專業
關注公眾號
查看更多分享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