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作為應屆畢業生,我入職了華為采購崗。大學期間,我的專業是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一個標準工科大妹子。但是在本科的時候,利用空閑時間,我學了三年的西班牙語,于是我就對口面試拉美。面試時候,我忐忑問了之后的去向,地區部采購部長賣關子說:來了海外,你就要學會“四海為家”!
于是,剛結束5個月的新員工培訓,我就跨過半個地球,提溜著行李,來到了過去20多年只在地球儀上見過的國家——危地馬拉。
中方來自火星,本地來自金星
危地馬拉位于中美洲,西瀕太平洋,東臨加勒比海,地質活躍。最初聽說我要來這里,我上網搜了很久,入眼就是火山、地震頻發等消息,差點不敢來了。不過這份忐忑,在到達的第一天就被一線緊張的氛圍給壓下了。
到危地馬拉第一天傍晚,在宿舍剛放下行李,我就被導師超哥領到辦公室,認識各部門同事,熟悉辦公環境,并被一連“拷問”:能不能用西語給分包商打電話?了解采購評審層級嗎?接下來兩年的工作目標是什么?第一天上班就被一線的作戰氛圍嚇到了,會議室都改成了作戰室,大家各自忙碌著,沒空搭理我,我像無頭蒼蠅似的茫然不知所措,被安排跟著本地同事做QMS(質量管理體系)、組織JRT(代表處采購評審組)、協助做組合管理等平臺工作。
那會剛來,我的處境讓我覺得仿佛“中方來自火星,本地來自金星”,分包商基本不懂英語,不知如何溝通,怎樣合作。但好在,我們團隊本地員工Carlos抽空就拉著我給我培訓,全西語談判我也跟著參與。很神奇,僅僅一周時間,我已經可以單獨給分包商打電話,西語澄清也能說個七七八八。感謝團隊,我的一切漸漸走上了正軌。
(第一次團隊聚餐)
我們辦公室窗外就能看到遠遠的火山,仿佛隨時可以噴發。不過,比起蓄勢待發的火山,地震倒是常常光顧。剛來不到倆月,一次正在會議室跟其他國家開智真會議,突然覺著頭暈乎乎的,抬頭一看,線纜管道居然在晃!超哥倒是冷靜,對著智真一喊:“我們危地馬拉地震了,等我們出去躲一躲,一會再繼續開!”第一次遇到這種情況的我也是懵了,這情況還要繼續開會?!忙跟著跑出會議室,中方都還有些緊張,本地同事們倒是一臉輕松,本地行政姐姐過來安慰我們:震級不大,這棟辦公大樓是危地馬拉抗震系數頂級的,讓大家該干嘛干嘛去!
就這樣,我經歷了人生中第一次震中的智真會議,至今感覺很神奇。但是接下來,我的工作就有些“玄幻”了,原本以為會從最基礎的分包商認證開始,慢慢積累,但這可不是一線速度啊,各種活撲面過來,細到框招TPSM,泛到組合管理、績效評估……邊干邊學,白天拼進度,被推著往前走,晚上查資料、學流程,還總是“騷擾”遠在機關的導師。雖然忙碌,但是有時候也會迷茫:我的定位和價值在哪里?
(共慶新年)
險象環生處,撥云見日時
不過,茫然總是暫時的,在經手一些單項目物料及服務采購需求后,我被主管直接安排到了項目組,成為危地馬拉A級項目的PPM(采購項目經理)。實戰出真知,也是從這里,我開始找到自己工作的價值、意義。
初生牛犢不怕虎,可能有時候也是因為根本不知道前方是什么吧。比如我,第一天啥都不清楚,我捧著電腦就直接去了項目日例會,聽著PD老吳與各方對齊進展,椅子還沒坐熱,就被點名了,老吳和我們技術專家白叔連連炮轟:
上個月就承諾的資源怎么遲遲不到位?
站點簽完工驗又是一堆pending,分包商不愿意做clean up嗎?
后續搬遷、LTE和微波都要起來,資源要增加2倍以上,采購是什么計劃?
你怎么還什么都不知道,不交接嗎?趕緊找你們誰誰去搞清楚?
……
一系列問題連環砸過來,我望著會議室近二十個中方和本地員工,一句話也說不上來,只能干巴巴地看著,最后委屈的眼淚也在眼眶打轉了,憋了句:“我明天肯定給你們答復。”
第二天,提前了解情況后,我沒去辦公室,直接找了項目組本地PM一起去了分包商處,理清項目計劃,反饋項目組投訴,現場解決問題;同時,理解分包商困難,想辦法協調。
第三天,我就拿起電腦水杯,主動搬到項目作戰室了,近距離溝通,快速響應,隨時學習。
作為作戰室唯一的姑娘,雖非專業,還是會說西班牙語成為我的一大優勢,于是不光中方前輩,本地同事也全部成了我的老師,跟著他們跑站點,不懂立刻就問。很快,我就進入了角色了。
我們對客戶的認證有著嚴格的要求,客戶的認證一定要通過測謊環節,就是面對面審查有沒有犯罪記錄,有沒有重大過錯等等。當時正是我們資源需求上升期,但是客戶認證的測謊環節通過率非常低,這嚴重影響了我們項目的進度。我坐不住,拜托本地QA給我報名也去做個測謊,看看這“猛虎”到底啥樣!約好時間后,我準備好過去測謊,一進測謊室,坐著個絡腮胡面試大叔,看到我是中國人,趕緊問我:“你認識Bruce Lee嗎?”說完,竟在資料堆里翻出李小龍海報!同一個世界,同一個愛豆,有愛豆,一家親!后來,這位絡腮胡大叔給我細致分析了測謊通過率低下的原因,接下來,我們也給分包商做了培訓,提前篩查資源,避免不必要的成本浪費。
2019年下半年,我開始同時支撐危地馬拉兩大客戶群的采購需求,拉通資源,解決項目組訴求,維護分包商利益,繞口的西語也不燙嘴了!我發現,自己一姑娘家也能用西語跟本地同事直接PK了,我當時感覺,一定不能慢、不能慫、就是跩!
(項目組唯一的姑娘就是我)
2019年底,作為一名新員工,我通過運用跨國框架進行策略性資源引入,首次真正拉通周邊六國資源,制定分包激勵方案,克服本地資源瓶頸,總資源數同比增加200%,并通過總結完善一整套PPM過程管理打法,成功保障危地馬拉兩大客戶群項目交付成功,2019年共支撐國家收入XXX百萬美金。此外,通過不斷總結思考,2019年我共輸出案例3篇,更通過模板輸出及案例分享,在線協助了其他國家的重大交付項目。
這一路,壓力就像催化劑,可以爆炸式的速度,讓人迅速成長。
成長不期而遇,時間你慢慢走
一眨眼,我也來到危村一年多了,于是乎,我也自稱老危地馬拉。
大家住在宿舍,吃在食堂,周末偶爾一起做做飯,就像一家人。我們在lailai等過早茶,也在“熊貓”擼過串;在山頂星巴克賞過夜景,也在Atitlan湖邊來過幾把深夜狼人殺。我們過著樸素的生活,卻也領略了最美的風景。
危村國慶時候,中方幾個小伙伴組織去爬火山,爬的是死火山,對面卻是一直在噴發的活火山。我們報了個團,行前我被本地同事幾次勸退,大家不信我一單薄小姑娘能爬上去,可別剛出發就廢了。于是,我就更加義無反顧了,堅持堅持,大不了就爬慢些,但我們華為姑娘也是可以征服那座大山的!
(登山隊出發啦)
整個路途前后近6個小時,爬爬停停,到后半段實在太陡,加上海拔升高,十來米就得停下來喘口氣,感謝隊友們始終緊緊跟隨,越往上,對面火山噴發的聲音就越發強烈,激動的心情也隨著轟隆作響。傍晚六點,我們終于順利登頂!
(登頂看到還在噴發的火山)
心緒萬千,來危村前,曾經猶豫膽怯。走到這一步,好像突然了解,到世界上這些自己未知的角落走一走,感受到人類的渺小,才能讀懂大自然的魅力。
我們華為姑娘,可以美,很努力,更能與團隊一同越過座座大山,只要內心強大,你也可以跩一點!
對談華為姑娘
1、當初為什么會選擇加入華為?華為哪點最吸引你?
答:全球派遣是最初吸引我的,同時,華為是一個很大的舞臺,充滿著未可知。我想,既可以在華為這個大平臺鍛煉工作能力,又能學扎實西語,也是很有意思的。于是乎,一畢業,我也成為了一個華為er!
2、為什么這么優秀,在大學階段自學了西語呀?難道有什么背后的故事嗎?
答:優秀算不上,時間加上興趣,就學下來啦!我記得當時大一暑假,去埃及參加了一個國際大學生的志愿項目,當時關系很好的室友是一個墨西哥妹子。很有畫面感的是,當時去了撒哈拉沙漠,晚上我們躺在沙漠上,漫天銀河。她說,月亮在西語里是luna(陰性),月亮是個女孩;太陽是sol(陽性),是個男孩。我覺得很有趣,并且西語的覆蓋面很廣,于是就開始抽時間堅持學了兩三年西語。
但是來了拉美還是聽不懂本地人說話,有口音,說的速度也快。剛來的時候,我給分包商打電話,都是找個小會議室,開著擴音,使勁聽,漸漸才能聽懂了。
3、什么時候感覺自己真的成為了“華為姑娘”了?有哪些很“華為”的標志?
答:當我戴著工卡逛超市的時候,我覺得我算華為人了;后來,上午能穿著高跟鞋做個office lady,下午扎好頭發換身裝備就坐著皮卡去上站了,這一刻我覺得就成了咱“華為姑娘”。
很“華為”的標志嘛,我覺得就是很“敢”!
4、華為的日子里,壓力最大的是哪一段時間?怎么克服的?
答:壓力最大的時候,項目交付高峰期吧,也就是去年年底的時候。當時危地馬拉兩個項目群同時進入沖刺,加上客戶計劃頻繁變更,對資源的需求彈性太大。采購作為項目組一員,沒有退路,必須支撐下來!
我覺得面對壓力,做好計劃,安排好主次緩急,很有幫助,同時,一定要相信團隊。不過,我屬于笑點為負的類型,笑點實在太低,我覺得“哈哈哈”最是有助于排解壓力,哈哈哈。
5、自己目前有什么工作和生活上的小目標嗎?
答:工作上,希望現在主導的多國大型框招可以按期完成,達到降本目標,優化分包格局。
生活上,要燃燒我的卡路里!找到我的小蘋果!還有5月份更高級別的西語考試可以pass pass pass!
文章轉自藍血研究
選擇羅蘭格,選擇專業
關注公眾號
查看更多分享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