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是一種系統化的規劃,有組織的活動,對創新的結果,是可預測的。
——徐文偉,“企業創新戰略”論壇,2024年10月13日
聽了徐文偉先生的“企業創新戰略”發言,深有感觸,特寫作此文,以饗讀者。
第1部分:創新概念被濫用,需回歸企業創新的本質
這個時代,就像是一個永不停歇的狂歡節,你得一邊踩著高蹺(持續創新),一邊吃著棉花糖(抓住機遇),還得時刻小心別被彩帶絆倒(避免陷阱)。
然而,“創新”一詞已經被過度使用,甚至在某些情況下被濫用。企業界、學術界以及媒體都在頻繁地提及創新,但真正理解和實踐創新本質的企業卻并不多。
一、創新的多元定義
創新一詞出現的很早,如《魏書》有“革弊創新”,《周書》中有“創新改舊”。而《廣雅》中提到:“創,始也”,新,與舊相對。在現代語境下,創新被賦予了更為豐富的內涵。約瑟夫·熊彼得在1912年的《經濟發展理論》一書中首次提出“創新理論”(Innovation Theory),他將創新定義為企業家首次向經濟中引入的新事物,這種事物以前沒有從商業的意義上被引入經濟之中。熊彼得界定了創新的五種形式:開發新產品、引進新技術、開辟新市場、發掘新的原材料來源、實現新的組織形式和管理模式。
進一步地,許多專家學者對創新提出了不同的見解。有的認為創新是以現有的思維模式提出有別于常規或常人思路的見解為導向,利用現有的知識和物質,在特定的環境中,本著理想化需要或為滿足社會需求,而改進或創造新的事物,并能獲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為。這些新事物包括但不限于各種產品、方法、元素、路徑、環境等。
然而,創新的定義并非一成不變。隨著時代的發展,創新的內涵和外延也在不斷豐富和擴展。盡管如此,一個普遍認同的觀點是,創新不僅僅是技術上的突破,更是商業模式、組織結構和市場策略上的全面革新。
二、企業創新的本質
盡管創新的定義多種多樣,但企業創新的本質始終未變——通過差異化戰略,形成競爭優勢,達成商業成功。差異化戰略可以體現在資源差異化、模式差異化和認知差異化三個層級上。
資源差異化:企業擁有一些稀缺資源,而競爭對手沒有,從而在競爭中獲得優勢。
模式差異化:在資源一定的情況下,企業通過優化資源的使用結構,重構利益相關者之間的交易模式,實現差異化增長。
認知差異化:當在資源和模式上無法與競爭對手形成顯著差異時,構建認知上的差異化則成為關鍵一步。比如,華為通過品牌建設和市場營銷,華為在消費者心智中形成了獨特的品牌形象和認知,從而實現了認知差異化。
三、華為的創新實踐
華為的創新之路是一個典型的通過差異化戰略形成競爭優勢并達成商業成功的案例。華為的創新從來不是唯技術論,而是以客戶為中心,通過不斷換維和升維,成為客戶的戰略合作伙伴。
以客戶為中心的創新:華為在創業的前30年(1987年-2017年)是創新的1.0階段,這個階段創新的核心是圍繞“以客戶為中心”。華為通過深入了解客戶需求,結合技術領先的理想主義,確定了產品路標。例如,針對農村市場的特點,華為開發了滿足客戶需求的產品,如功能多、上市快、服務好、成本省的“多快好省”策略,從而在農村市場站穩了腳跟。
項目管理方法:華為在項目管理中總結出了“六步一法”的行之有效的方法。這包括明確項目并進行范圍確認、項目重大里程碑確認、項目活動分解準備工作、質量控制實施指導書、項目進度計劃站點計劃和(區域)分項目運作等六個步驟,以及項目溝通策略這一“一法”。這些方法確保了華為在項目管理中的高效運作和創新實踐。
商業模式創新:華為通過商業模式創新,實現了從傳統通信設備制造商向綜合解決方案提供商的轉型。例如,華為與客戶建立聯合創新中心,和客戶形成創新利益共同體,從而打破了歐洲本土廠商之間的利益聯盟。這種商業模式上的差異化和愛迪生發明電燈一樣,都是一種偉大的創造。
第2部分:企業創新可持續的基石:動力來源和創新文化
企業創新并非一蹴而就,它涉及多個層面的復雜問題,其中動力來源和創新文化是企業創新過程中必須首要解決的兩大核心問題。
一、企業創新的動力來源
企業創新的動力主要來源于對市場需求的洞察和對競爭對手的挑戰。為了保持持續的創新動力,企業需要建立一個有效的市場情報系統,通過不斷收集和分析市場數據,以及與客戶和合作伙伴的溝通,來了解市場需求的變化和新興趨勢。這樣的情報系統將幫助企業及時發現市場機會,并為創新提供方向。
以華為為例,華為的創新動力不僅來源于市場需求,還來自于對技術進步的持續追求。華為鼓勵創新,寬容失敗,但反對盲目創新。華為認為,創新必須圍繞商業需求,以客戶需求為導向,通過技術進步來創造和引領客戶長遠、隱形的需求,為客戶持續創造價值。這種理念體現在華為提出的“雙輪驅動”戰略中,即以滿足客戶需求的技術創新和積極響應世界科學進步的不懈探索者這兩個輪子,來推動公司的進步。
華為認為,員工是企業最寶貴的財富,他們的創新潛能是企業持續發展的不竭動力。
為了激發員工的創新潛能,企業不僅提供充足的資源支持,還賦予員工足夠的權力,讓他們在面對棘手難題時能夠自主決策、快速響應。這種管理方式不僅提高了工作效率,還激發了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力。員工在擁有資源和權力的同時,也承擔起了相應的責任,形成了自我驅動、自我管理的良好氛圍。
解決棘手難題是員工成長和組織發展的重要途徑。面對挑戰和沖擊,組織需要具備適應力和勇氣,能夠及時適應、恢復與發展。這種能力我們稱之為“組織韌性”。
構建具有韌性的創新組織,是企業持續發展的關鍵所在。任正非在講話中多次提到,要建立一個自己的高端人才儲備庫,不拘一格獲取優秀人才。
當然,在創新過程中,公司必須注重風險管理,通過識別潛在威脅、評估風險影響、制定應對策略等方式,確保創新活動的順利進行。
二、創新文化:企業創新的土壤
創新文化是企業創新的重要基礎。創新不僅僅是個體行為,更重要的是要在整個組織中形成一種創新的氛圍和環境。創新文化能夠激發員工的創新思維和創新精神,促進跨職能和跨部門的合作與交流,為創新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
華為在創新文化方面有著豐富的實踐。公司注重組織學習,通過組織創新培訓和工作坊,培養員工的創新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此外,公司還組織內部的創新比賽和項目,激發員工的創新熱情,并促進知識和經驗的分享。華為的核心價值觀中,開放與進取是重要的一條,華為堅持建立一個開放的體系,強調在產品開發上要開放地吸收別人的好東西,充分重用公司內部和外部的先進成果。
三、企業創新與個人創新的最大區別:持續性
企業創新與個人創新的最大區別在于其持續性。個人創新可能源于個人的靈感或興趣,而企業創新則必須依賴組織、依賴人、依賴流程機制、依賴創新文化,以實現持續的創新。
組織依賴:企業創新需要組織的支持和推動。企業可以通過設置創新獎勵機制、專門的研發團隊和創新中心,將創新活動系統化和規范化,以便更好地管理和推進創新進程。
人員依賴:員工的創新能力和創造力是企業創新的重要資源。企業需要通過培訓和教育,提高員工的創新能力和創造力,并鼓勵員工提出新的創意和解決方案。
流程機制依賴:企業創新需要建立一個完整的創新價值鏈,涵蓋從創意發現到產品研發、市場推廣和商業化的整個過程。這需要企業加強與市場的緊密聯系,確保創新成果能夠滿足市場的需求。
創新文化依賴:創新文化是企業創新的土壤,它能夠在整個組織中形成一種創新的氛圍和環境,激發員工的創新思維和創新精神,促進跨職能和跨部門的合作與交流。
第3部分: 不同生命周期階段需匹配不同創新戰略
企業在其生命周期的不同階段,面臨著不同的市場環境、競爭態勢和內部資源條件,因此,制定符合企業發展階段特點的創新戰略至關重要。
一、初創期:探索與突破
戰略重點
在初創期,企業剛剛起步,面臨的主要挑戰是市場驗證、產品完善和團隊建設。此時,企業的戰略重點應放在快速迭代產品、尋找市場定位以及構建核心團隊上。企業需要通過不斷試錯,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市場細分和商業模式。
創新要求
技術或產品創新:初創期企業需要依靠獨特的技術或產品,快速占據市場先機。這要求企業具備高度的創新意識,敢于突破傳統,開發出具有競爭力的新產品或服務。
商業模式創新:除了技術或產品創新外,初創期企業還需要探索適合自身發展的商業模式。通過優化成本結構、提高運營效率或創造新的價值主張,企業可以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
快速響應市場:初創期企業應保持高度的市場敏感度,快速響應市場變化。通過不斷收集用戶反饋,調整產品策略,企業可以不斷優化產品,提高市場競爭力。
二、成長期:擴張與深化
戰略重點
在成長期,企業已經初步驗證了自己的商業模式和產品,開始進入快速擴張階段。此時,企業的戰略重點應放在擴大市場份額、深化品牌影響力以及提升核心競爭力上。
創新要求
持續創新:成長期企業需要保持持續的創新動力,不斷推出新產品或服務,以滿足市場的多樣化需求。同時,企業還需要關注技術的更新換代,確保自己的產品或服務始終保持領先地位。
市場拓展:在成長期,企業應積極尋求市場拓展機會,通過地域擴張、渠道建設或合作伙伴關系等方式,擴大市場份額。這要求企業具備敏銳的市場洞察力和強大的執行力。
品牌建設:成長期企業還需要加強品牌建設,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通過打造獨特的品牌形象、傳播企業文化和價值觀,企業可以吸引更多忠實用戶,提高市場競爭力。
三、平穩期:優化與升級
戰略重點
在平穩期,企業已經占據了較大的市場份額,品牌影響力也相對穩定。此時,企業的戰略重點應放在優化內部管理、提升運營效率以及實現產業升級上。
創新要求
管理創新:平穩期企業需要關注內部管理創新,通過優化組織架構、提升員工素質、加強團隊協作等方式,提高運營效率和管理水平。這有助于企業降低成本、提高盈利能力。
技術創新:雖然平穩期企業在市場上已經占據一定地位,但仍需關注技術創新,以保持競爭優勢。通過加大研發投入、引進先進技術或開展產學研合作等方式,企業可以不斷提升自己的技術水平,推動產業升級。
商業模式創新:在平穩期,企業還需要探索新新市場變化和用戶需求的變化。通過跨界合作、資源共享或數字化轉型等方式,企業可以創造新的收入來源,提高市場競爭力。
如何通過產品找到細分市場單點突破?抓住一個個的高質量機會點,引爆市場?里面的關鍵和方法論是什么? 歡迎報名參加羅蘭格咨詢10月25-26日公開課《從機會點到爆款定義——基于市場進攻計劃的產品創新方法論》。點擊【課程鏈接】即可進入詳細課程界面~
選擇羅蘭格,選擇專業
關注公眾號
查看更多分享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