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郭士納的第一天上班,首先會見了公司的管理班子——IBM的最高層,一共50個人。
在這個會議上,其他人除了禮貌性的寒暄沒說別的,反倒是郭士納說了40分鐘;郭士納告訴大家,IBM和他已經沒有時間再去追究到底是誰造成了公司這些問題,而且他對此也沒有興趣。“我們只有很少時間用來找出問題,而大部分時間和精力將用于解決問題和采取行動。”
郭士納的領導藝術如火純情,告訴大家不翻舊賬,統一目標,剛柔并濟,恩威并施:
“據媒體報道“新CEO都不得不從公司外部帶來大批自己的人”但我希望自己不需要這么做,因為IBM歷來是一個人才濟濟的地方。除非有必要,我才會從外部引進人才。但是,你們中每個人都最先有機會展現你們的才能,我也希望你們能給我一些時間來證明我自己的能力。現在每個人都是站在新的起跑線上,你們過去所取得的成就或遭遇的失敗都與我無關。”
二
在這個會議上郭士納重點講了三件事情:
1.介紹自己并確定了團隊規則。郭士納的管理哲學和管理實踐:
a)我按照原則而不是程序實施管理;我渴求那些能夠解決問題和幫助同事解決問題的人;我會開除那些政客式的人。
b)動作要快。不要怕犯錯誤,因為即便是犯錯誤也要由于我們動作太快而不是太慢
c)市場決定IBM的一切行為;
干凈利落,沒有廢話。
2.確定5個90天內的優先性任務;
a)凍結流動資金(確保公司活下來)
b)確保公司1994年盈利,(穩定軍心,是員工開始對公司未來樂觀);
c)開發和實施關鍵客戶戰略(穩定關鍵客戶的信心);
d)在時限內完成精簡裁員的任務(削減成本,重整結構);
e)開發一個中期的商業戰略(以后靠什么活下來)。
看到沒有,管理高手和平庸管理者最大的區別就是:高手能夠在千頭萬緒中善于抓住主要矛盾。抓住了主要矛盾,其它的自然迎刃而解。用毛主席的話來說就是牽牛要牽牛鼻子。 郭士納先止血、保證公司運作,穩定員工和客戶信心,以及為下一步的公司生存和發展做準備。
3、布置作業:要求每個分公司負責人提交一份10頁紙的報告。
內容包括:客戶需求、產品種類、競爭力分析、技術前景、經濟情況、長期和短期的關鍵問題,以及最近兩年的發展前景。
這個45分鐘的會議堪稱經典,是郭士納執掌IBM9年的整個施政綱領。郭士納回憶說:當我回顧自己在IBM的9年時,我所說的幾乎都變成了現實。
郭士納是如何做到的呢?是如何讓這家“一只腳邁進墳墓”大家伙起死回生的,給我們什么啟發呢?
選擇羅蘭格,選擇專業
關注公眾號
查看更多分享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