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建:微碼公司營銷副總
李斌:微碼公司研發副總;
李富才 王超棟:營銷骨干,歐陽建的下屬。
王曉彤:王程之女,創二代,普林斯頓學成歸國,承接其父親王程的事業。
陳威:微碼公司新銳項目經理
地點:微碼公司的三樓會議
這個時候王曉彤的突然問了一個問題,張笑天的回答卻讓李斌膽戰心驚。
王曉彤問張笑天:真假IPD的第六點不同是什么呢?
張笑天點點頭道:“這點是非常關鍵的。也是IPD變革比較難的。真假IPD的第六點不同:真IPD研發中心是收入中心,而假IPD的研發中心是費用中心……”
“張老師,能不能詳細和我們講講什么是收入中心,什么是費用中心嗎?”
雖然經過幾個小時的連續討論,張笑天有些疲憊,但是看著大家求知的眼神,立馬又精神抖擻起來。做顧問能做好,得有這種品質,就像一個舞者,觀眾越多越有力量。
張笑天喝掉半杯咖啡,清清嗓子說:我們都知道,有收入才有利潤。但企業里不是每個部門都要面對市場,產生收入的。
在傳統的管理會計里,根據一個部門是否產生收入這個標準,劃分成了“收入中心”,“成本中心”這兩大類。在華為,管理上劃分為更為細化的:收入中心、利潤中心、成本中心、費用中心。
收入中心和利潤中心直接面對市場,能對外銷售獲得收入。最典型的就是銷售部門。
成本和費用中心不直接面對市場,不產生收入,像生產部門,財務部門,行政后勤等企業的中、后臺部門等,由于部門的性質不同,考核標準也不一樣。
收入中心考核收入,利潤中心的部門考核利潤,成本中心的部門考核成本,費用中心考核費用控制。
傳統上,大部分企業把研發中心當成費用中心。這樣做,會出現兩個主要問題。
第一,部門之間的目標不一致。
我給你舉個例子吧。假設銷售部接到一個潛在大訂單的客戶需求,客戶希望半年能夠開發出來。銷售部經理火急火燎跑去找研發經理,說你能不能加班加點幫我把這個給研發出來?
研發部經理說:“不好意思,我的研發人員都在其他項目上,就這還天天加班呢,你這得排隊啊。而且我看這個我們沒有技術儲備,研發難度大,而且我看市場需求也未必大,也許客戶只是讓我們送樣做個比較。”
你看,研發中心負責人從內心上來說是不愿意接的。為什么呢?
因為研發部門是“費用中心”,公司對他們的考核就是按時完成研發項目進度的達成,研發費用的控制,人員工資的控制。這個額外潛在需求給銷售部門和企業增加多少收入,和研發部門沒有直接關系,反而還增加了研發負擔,不利于公司對他考核指標的達成。
你看,從銷售部和研發部各自的立場來說,做的都是最利于自己的決定。但是對于公司來說,沒有這個產品抓住機會就變成了損失。
這也是很多公司一直在老業務老產品線上抱殘守缺,在新業務、新機會上既缺乏開疆拓土的意愿又缺乏攻城略地的能力,一直在老產品線上內卷……“
張笑天講到這里,微碼的干部低下了頭,想想這不就是微碼的現狀嗎?一直基于客戶訂單在老產品上深度內卷開發,而過去很多大機會、包括像新冠這樣醫療行業的大機會都沒有抓住……原來根源在這個地方啊,大家內心里都紛紛給張笑天豎起了大拇指。
把研發中心當成費用中心帶來的第二個問題是,部門之間無形中筑起了一道墻。信息在穿墻的時候層層衰減,這樣就容易產生信息的牛鞭效應……“
“張老師,什么是牛鞭效應呢?”陳威問道。
張笑天對陳威這種不懂就問的精神很是贊賞,點點頭說:“牛鞭效應”英文名稱:Bullwhip effect,是經濟學上的一個術語,指需求變異失真現象,使信息流從最終客戶端向廠家傳遞時,無法有效地實現信息共享,使得信息扭曲而逐級失真,導致了需求信息出現越來越大的波動,此信息扭曲的放大作用在圖形上很像一個甩起的牛鞭,因此被形象地稱為牛鞭效應。
以前用戶沒有太多選擇,企業生產什么,用戶就買什么。所以企業不用讓每個部門都面向市場,實時感受市場的變化也能經營好,很多公司總是希望研發多開一些項目,其經營假設也是基于此,在這樣的經營假設下,企業經營者自然而然是將研發當做費用中心來管理,做的項目越多,單個項目上的攤銷費用越少,ROE也越高。
而這些年市場最大的一個變化就是,驅動因素由過去的供不應求,變成了供給過剩。各行各業,莫不如此。雖然市場環境發生了變化,企業經營者也能感覺到市場帶來的壓力,但是他們一方面抱怨大環境不好,競爭太激烈,生意越來越難做,一方面他們的意識還停留在過去,還用過去的經營假設來經營企業。
在這種模式下開發產品,就像放在客廳——相當于公司的前臺部門(主要是市場銷售)的路由器,經過層層的墻體的阻擋,傳到臥室——相當于公司中臺和后臺后, wifi信號基本上只剩下一格或沒有了。感知不到市場信號的研發推出來的產品當然不是客戶所需要的,所以很多公司的研發辛辛苦苦開發了很多產品,但卻是勞而無功。時間一久,公司內部各個部門和崗位深度內卷,而外部客戶極度不滿意。
在這種環境下想要生存,就需要研發部門直接傾聽用戶和市場的聲音,主動到客戶業務場景里去,根據客戶的業務痛點進行產品研發,最后推出的產品才是用戶想要的。“
講到這里,王曉彤和歐陽靖文簡直要拍案叫絕,張笑天不愧是IPD實戰專家啊,句句直指微碼經營要害,原先沒想明白的一下子豁然開朗,想想微碼之前上的IPD是啥IPD啊,都叫“IPD”,差距怎滴這么大呢。
但是她們心中也有一個疑問升起:那就是怎樣才能讓研發部門和前端市場一樣,實時感受到市場變化呢?
選擇羅蘭格,選擇專業
關注公眾號
查看更多分享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