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周的文章里,我們講了產品的成功需要三代,并以iPod為例進行詮釋和說明。實際上,關于iPod的迭代,如果我告訴你喬布斯最初是反對的,你會不會感到驚訝?
事實恰恰是這樣的,喬布斯一開始強烈反對推出兼容Windows的產品,反對推出 iPod mini。
這也是第二代產品綜合征的原因之一:因為一個人過去賴以成功的經驗,往往成為繼續成功的桎梏。
喬布斯認為“iPod只能用在蘋果電腦上,這樣可以促進蘋果電腦的銷售,而且銷量會比預期的更多”,因此當兼容Windows版本iPod的產品構思提出的時候,喬布斯堅決反對,因為喬布斯的理念一向是:端到端的控制,為用戶的全部體驗負責,正是這個理念讓蘋果的硬件、軟件和外圍設備完美結合,創造了一種絕妙體驗,也促進了關聯產品的銷售,蘋果過去的成功也是因為如此。
但是四位主要的高層——席勒、魯賓斯坦、羅賓和法德爾這次站到了喬布斯的對立面上,他們對公司的戰略發生了爭論——蘋果到底是電腦公司還是便攜音樂播放器公司。
席勒說:“我們覺得,我們應該立足于音樂播放器市場,而不僅僅是蘋果電腦。”
但是讓蘋果最熱門的產品和宿敵Windows兼容,喬布斯在感情上是很難接受的,這場拉鋸戰進行了好幾個月,有一次喬布斯甚至說:Windows用戶只有等他死了才能用iPod!
如果你是喬布斯的下屬,你會怎么辦?
是發牢騷埋怨上司“這個老頑固”,還是想盡辦法竭盡所能說動上司?弱者永遠選擇抱怨,強者永遠選擇努力,喬布斯的下屬屬于后者。法德爾說:“iPod的確需要打入個人電腦。” 他們制作了一張Excel表,在任何一種情況下,與各種電腦搭配,他們的銷量都無法超過iPod銷量。” 當他們向喬布斯匯報時,喬布斯說:去他的!我已經厭煩了聽你們這群混蛋說話。你們愛怎么做就怎么做吧!
于是才有兼容Windows的iPod推出來。
但是喬布斯的一個優點就是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到最好,盡管團隊一開始不贊同蘋果專門為Windows設計一款iTunes,但為了消費者的體驗,喬布斯還是堅持為Windows專門設計一款iTunes。
iPod mini的產品構思也是一樣,針對的應用場景主要是跑步和健身,在這種情景下用戶希望MP3播放器能夠更易于攜帶,這是當時很多其他MP3播放器相對于iPod的主要差異化賣點。
所以iPod mini的產品構思:相對于第一代IPOD,更加的小巧輕便,和一張名片差不多大,但是容量也更小,價格不變。喬布斯之所以想放棄這個產品構思是因為“他平時不怎么運動,所以他也不知道ipodmini在跑步和健身時有多方便”,所以他覺得沒有人愿意花同樣的錢買一個容量更小的。
所以洞察源于使用場景的感知。
但最終他的團隊還是說服了喬布斯,事實上ipodmimi一推出就受到大眾歡迎,消滅了其它經營小體積閃存播放器的競爭者,使iPod真正站穩了市場。在iPod mini發布18個月后,蘋果在便攜音樂播放器的份額從31%到74%。
另外一句題外話:
在給企業做咨詢的時候,會聽到一個說法,“好的產品自己會講話,所以不需要做廣告”。這不是優秀產品經理的思維。
iPod第一次發布的時候,喬布動用了7500萬美金做廣告,是其他公司的幾百倍。喬布斯不僅在研發上聚焦,在產品的宣傳推廣也是一樣聚焦,這樣力出一孔,把組織力量揮舞起來像巨大的鐵錘一樣擊打在釘子上,即使這個市場是銅墻鐵壁也能夠釘進去,只要這個市場有條縫隙,就立即能摧拉枯朽。聚焦是成功的不二法門,推廣和產品開發一樣重要!
由此得到:
1.一個人過去賴以成功經驗,往往成為繼續成功桎梏;
2.Ipod之所以打破“第二代產品綜合征”,因為有一個優秀的團隊。產品開發中一個人都得快,但是一個團隊走的遠。
3.聚焦是成功的不二法門!推廣和產品開發一樣重要。
選擇羅蘭格,選擇專業
關注公眾號
查看更多分享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