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過去的十月份,官方公布的PMI 49.8,非官方的統計更低一點。可見在很多政策的刺激下,中國的制造業依然不容樂觀。一個老板甚至和我講,他的企業兩三百人這幾年給他賺的錢還不如去年年底在深圳買的兩套房產給他賺的錢多。
1300萬的面館
在和香港李錦記做咨詢的時候,經常去海心沙花城匯一家小面館吃飯。2014年,這三個華南理工的大學生開出第一間30平米測試店。同年9月,獲得200萬元天使投資,品牌估值1300萬元。這一家店據說一天可以賣出8000碗面。
這個面館叫做遇見小面。
不同于傳統的小面館,其裝修明亮簡約時尚,菜品簡單易復制,微信點單,翻臺率快。
外面面館一碗面12塊錢,他一碗面22塊錢。他們是怎樣做到的呢?
創始人宋奇從重慶帶來原材料和設備搬到家里,每天召集朋友試吃,每天家里來幾波客人,對小面進行“內測”。當時創業團隊幾個人一日N餐,都是吃面,尤其試完幾碗地道辣后,舌頭辣得都沒感覺了。為了適應廣州的天氣和飲食習慣,他們在保留重慶小面的風味的前提下,進行了改良,還推出各種層度的辣味以及少麻、少蒜等個性化需求。
松井 outside
我所咨詢企業里,有一個叫做長沙松井新材料的公司。它是國內新型涂料UV(聚氨酯紫外固化涂料)行業的隱形冠軍。UV涂料相對于傳統涂料更環保、更經濟、性能更好。
2004年,在一座廢棄的廠房里,老板凌云劍和3個合伙人苦苦進行UV涂料的研發。松井現在已經是UV行業的尖兵,同荷蘭阿克蘇貝爾、美國PPG、日本藤倉等國際巨頭同臺競技。他們現在典型的客戶APPLE,亞馬遜、特斯拉等世界一流品牌。
在我和其做咨詢期間他們,研發的“嬰兒肌膚”的獨特涂料,不僅耐臟污,而且可食用,成為蘋果手表的首選。現在你戴的蘋果手表上的涂料就是我這家客戶研發生產的。他的老板凌云劍說:電腦行業是“Intel inside”,而他的愿景是“ 希望有一天能夠做到松井 outside”。
“我們從來不對客戶講成本優勢,賣的比競爭對手貴,但國際巨頭諸如還是選擇我們。”老板凌云劍驕傲的說。
這兩個非常傳統的行業公司的成功給焦慮的中國制造業什么啟示呢?
一 、拒絕自嗨式賣點
而大部分中國制造業還沿用非常傳統的思維進行新產品開發。
我管這種傳統思維叫做自嗨式產品研發。所謂自嗨式產品研發就是不去研究消費者需求是什么,不去關注消費者痛點是什么,忙著開發一款又一款的產品。
在傳統思維里,大家還喜歡把自己的產品稱之為自己的孩子,孩子當然是自家的好,怎么看怎么順眼。于是公司就開始給這些產品找賣點、編故事了:什么6大產品功能,5大絕技設計,7大人性化設計等等就出來了。這些誰不會呢?于是B廠家一看你6大產品功能,我就7大產品功能,你7大人性化設計,我就8大人性化設計。有意思的很。
但因為都不是消費者的痛點,最后消費者一大都記不住。到最后拼的還是價格。。我管這樣的賣點叫做自嗨式的賣點。
消費者用豆漿機的痛點是什么(如難清洗),從來沒有廠家關心,仿佛這不是公司的事情一樣。
至于豆子是在85攝氏度下磨營養價值最高口感好,還是85攝氏度下磨最好沒人關心。
一臺好豆漿機可以干什么,不可以干什么?傳統制造企業也從來沒有研究過。
就拿這些傳統企業拿來作為賣點來宣傳的“六大功能”來講,究竟有多少人用豆漿機做米粥,做濃湯,打果汁呢?
二 、沒有傳統的企業,只有傳統的思維
有人說中國的現在的制造業,制造成本東南亞高,創新能力又比發達國家低。但如果轉化一個視角的話,我們的創新能力比東南亞高,制造成本比發達國家低。
為何中國的中產要去日本搶購價格幾倍于國內電飯煲,電吹風,甚至馬桶蓋和菜刀?不要再拿崇洋媚外來說事,要知道中產階級可是最理智,最不容易被忽悠的層級。
因為這些產品之所以被中國游客搶購,有自己的賣點,其煮出來的飯感覺就是香,吹出來的頭發更蓬松,馬桶蓋能夠讓你的屁股如沐春風。
所以中國的制造業不要僅僅抱怨大環境不好,經濟下滑,想想自己是否還在把產品當成自己的兒子,進行自嗨式產品研發?有沒有去研究洞察消費者的需求呢?有沒有去關注消費者真正的痛點是什么?
企業沒有自身的賣點只能在同質化的紅海進行競爭,同質化的東西只能拼價格。
沒有傳統的企業只有傳統的思維,所以從今以后,拒絕自嗨式產品研發,不要只想著打價格戰,要走出去研究消費者,去了解你客戶的痛點,增加自己產品的賣點,方能立于不敗之地。
選擇羅蘭格,選擇專業
關注公眾號
查看更多分享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