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建:微碼公司營銷副總
李斌:微碼公司研發副總;
李富才 王超棟:營銷骨干,歐陽建的下屬。
王曉彤:王程之女,創二代,普林斯頓學成歸國,承接其其父親王程的事業。
陳威:微碼公司新銳項目經理
地點:微碼公司的三樓會議室
接上周。
歐陽心頭一喜,之前你講“產品研發是一項投資”你一套一套的,我沒法和你PK,但是現在講市場在我能力圈范圍內了,看我不好好修理修理你,想到這里,歐陽眉頭一皺,計上心來。
歐陽想,在我的能力圈給我辯,小樣看我不滅了你。
想到此,歐陽的大腦開始瘋狂分泌多巴胺,渾身熱血沸騰,恨不得把袖子都給擼起來,那是餓極了野狼看到獵物的感覺。
歐陽興奮的口沫橫飛講:張老師,這我就不贊同您了。所以說不懂市場很很可怕啊,市場可不是會議室,市場很殘酷的,夸夸其談在會議室還可以,在市場不行啊,為什么呢?因為市場不等人啊。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3個月咱們把產品做出來先占坑,先把市場給拿了,然后再投入資源做穩定。
等你一年做穩定,湯都不剩了!金礦在那擺著,別人都跑過去挖礦了,你還在那規劃呢!等你規劃完,別說金礦,金渣都沒有了,哪有你什么事啊?年輕人,戰爭是很殘酷滴!市場也很殘酷滴!”
歐陽邊說邊揮了揮右手。
李富才、王超棟說立馬附和著說:
“這個道理實際在市場上跑過的都知道”
“是啊,實際打仗和紙上談兵可不一樣……”
歐陽拿起大茶杯,很愜意的喝了一口,臉上堆起笑瞇瞇的褶皺。
其實歐陽心里早就樂開了花:看你小子怎么辯,這個小張終究還是年輕啊,沒上過戰場終究不知道戰爭是怎么回事啊。
整個會議室的注意力都集中到張笑天身上。可他們哪里知道,張笑天可不是一個沒有上過戰場的學生兵。張笑天是PDT經理出身,在華為早期,要想成為PDT經理首先要輪崗到市場上,張笑天在市場上輪崗一年的時間,利用自己的對產品了解的優勢,很快在所在大區上百人的銷售脫穎而出,獲得大區的“金鷹獎”,要知道只有十個人才能獲得這個稱號。
張笑天朗聲道:拿金礦和市場機會點類比,雖然不準確,因為一個是存量,一個是增量嘛,但是比較形象。
剛好有個金礦的真實案例:美國19世紀在舊金山有金礦,消息瘋傳開,很多人想趕緊的啊,遲了連湯都喝不上了,于是帶上鐵鍬就急沖沖趕去挖礦了。對于大部分人要么費了很多錢財,最后兩手空空,根本沒有挖到什么金子;要么搶不過別人。
但是有個人叫做利維·斯特勞斯猶太人,也加入到這次淘金當中,他經過漫長的路程,來到美國舊金山,才發現自己的莽撞:原來這時候的淘金的人早就人滿為患,到處是淘金的人,遍地是帳篷。于是希望變成了絕望。但是利維是個很有頭腦的人,他觀察到,大家挖礦的時候很磨損衣服,于是他就把耐磨的帆布做成褲子,受到大家的熱烈歡迎,這種褲子被人叫做牛仔褲,這個品牌被人叫做LiWES。現在100多年過去了,那些淘金的人(不管賺到錢的,還是沒有賺到錢的)都已經煙消云散了,而LiWES卻成為了偉大的品牌。
下面有人小聲說:原來牛仔褲這么來的啊。
張笑天點點頭繼續說:實際上,華為2002年之前就是“業務和銷售的驅動”,通過IPD變革走向“市場驅動”,如果“市場驅動”業務模式打不過以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的“銷售和研發的驅動”業務模式的話,也就是歐陽說的說“先占坑,再做穩定。”這種模式的話,那么華為是不可能十年增長十倍的。
王曉彤暗自點頭,但是她也存在一個疑問:像歐陽這樣的想法并不孤單,最初聽起來還挺有道理的,那么這個認知到底哪里出了問題呢?王曉彤陷入思考。
張笑天像看出了他的心思似的,問到:那么這樣的認知主要有四個錯誤。
大家都尖著耳朵聽起來。
第一呢,對于外界的經營假設,為什么很多老板認為先占坑,再做穩定,是他們取勝的不二法寶,因為過去他們草莽創業的時候就是這樣起來的,但是他們忘了當時的情況和現在已經不一樣了。當初是短缺時代,有了就不錯了。而現在是供給遠遠大于需求,是追求品質追求精品的年代。
而且草莽時代,大家的產品都差不多,我的產品質量問題,你的產品也好不到哪里去。
所以說,企業過去成功的要素往往會成為這個企業繼續成功的絆腳石。對于個人也一樣。一個人過去成功的要素會成為這個人繼續成功的障礙。
說到這里,張笑天看了一眼歐陽。歐陽冷哼一聲,扭過頭去。
“第二呢是站在靜止的角度來看這個問題,現在你是站住坑了,但是產品不穩定,到了客戶那里你的產品到處是質量問題,除非其他競爭對手的產品和你一樣爛,否則你的客戶關系再好,別人也得換掉你。我們說一家公司很爛的時候,有時候會開玩笑說:他做了之后,別人都別想做了,因為客戶不相信愛情了。就是說產品做的太爛了。
第三,這種認知有個假設,就是假設大家都沒有規劃和前瞻性,都在同一起點。如果別人已經提前洞察、提前布局研發兩年了,市場熱浪都撲到你臉上了,這時你再投入研發做這個產品,等你研發出來,時間又過去一年了。除非競爭對手不精進,否則你怎么給對手PK?
第四,這種認知還假設所有的競爭對手都是一樣的,不存在范特里特彈藥量的飽和攻擊,如果存在,那么就是給別人點燈。點燈大家知道什么意思吧?
陳威在下面說:點燈的意思是不是是說,你來證明市場可行,證明之后被別人用范特里特彈藥量,后發先至,最后給干掉。
張笑天向他投入贊許的目光。
其實,張笑天講的是國內大部分企業的現狀。很多企業高喊抓住市場驅動,其實是“銷售驅動”,目的是為了“打單”,滿足客戶對銷售的“打樣需求”, 而大部分銷售是有動力做多的,有一句話叫做“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就有提成了。”所以很多公司動輒就做幾百個項目,其實大部分項目是這樣的項目。
這樣的公司叫做以“銷售機會點和研發”驅動業務的公司,著眼點是抓住市場機會完成短期的銷售額,于是讓銷售拼命地“開發客戶”,提出各種產品需求讓研發進行“產品開發”,而研發精力分散,疲于應付,沒法集中火力針對某一群客戶(細分市場)迭代出有競爭力的產品,于是又得重新找客戶。
所以,企業到最后進入的不是一個有一萬家的市場,而是進入了一萬個市場,一個市場中有一家公司。
在這種模式的公司里,雖然研發天天加班,但業績往往并不好,而且銷售經常抱怨:“不知道公司研發整天在忙什么,市場上需要的研發不出來,研發出來的不是市場所需要的。”實際上企業的這種研發狀態是一種可怕的狀態,是低質量的勤奮,低效的研發。
“那應該怎么破呢?”陳威問到。(下周見)
選擇羅蘭格,選擇專業
關注公眾號
查看更多分享內容
